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媒体江南>> 正文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服务地方经济产业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构筑食业发展新优势

发布日期:2024-05-22 来源:中国食品报 本报记者 连荷
资料来源 中国食品报

【中国食品报5月22日】连日来,在江苏省兴化经济开发区调味品产业集结区的一栋厂房里,工人师傅正在加紧安装设备,该设备所属项目是新一代“全谷物”益生菌发酵功能饮品——全豆豆乳(全谷物浓浆),由泰州兴化(无锡)离岸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孵化、无锡赫谱轻工设备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将于近日投产运营。“这是创新中心孵化落地的第一个项目,昭示了创新中心‘把技术带回去、把人才和企业带回去’的创建愿景。”兴化市科技局局长裴马年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为促进食品科研成果转化和服务地方经济产业的战略要求,多渠道探索政校企合作创新模式,近年来,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积极对接新疆博乐、江苏泰州等地,以创新为驱动力,进一步推进产学研融合、构筑食品产业发展新优势,充分提升食品产业的竞争力。

找项目 校企互联攻坚克难

2023年7月,位于泰州的兴化经济开发区与江南大学共同建立了创新中心,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积极参与离岸创新孵化平台的建设,学院副教授、挤压重组米技术负责人焦爱权为平台主要运营负责人。

即将孵化落地的全豆豆乳项目开发人是江南大学食品学院资深教授成玉梁。成玉梁介绍,全谷物浓浆饮品运用谷物湿法超细粉碎技术、独特的轻发酵工艺,实现了全谷物利用,尤其是谷物膳食纤维全利用,保留了全部营养成分。高膳食纤维、高蛋白“双高”突出,蛋白质高达4.5%,口感香浓,领先市场同类产品。

全谷物饮品市场近两年发展较快,各饮品巨头纷纷入场。从事轻工设备开发生产的无锡赫谱轻工设备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宋明淦一直想进军此细分市场,然而受限于产品开发能力不足,无法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与创新中心合作后,创新中心安排成玉梁帮助其开发产品,同时,商业运营团队对接销售渠道,帮助其产品开拓市场,商业服务团队对项目的优劣势进行深入分析后,将项目定位从原来全谷物饮品生产与销售,转变成全谷物OEM(代工)生产基地。今年3月,宋明淦在兴化经济开发区调味品产业集结区租赁厂房,投资1000万元布局食品级车间,定制、购置生产设备。

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产品为全谷物浓浆、二期产品为全谷物功能酵素、三期产品为酵素衍生功能产品。三期累计投资1亿元,全部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完成5 亿元的生产销售(含OEM生产)。宋明淦说:“工厂未生产就已获得订单3000多万元,有创新中心服务团队支撑,我对这个项目非常有信心。”

同样在创新中心孵化的项目还有“挤压重组米”。“挤压重组米”是利用戴窑稻米加工企业的大米碎米,针对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代谢异常人群开发的“专用大米”。一方面,为代谢异常人群提供了专用大米,另一方面,也可提高碎米的附加值至10倍。项目由焦爱权领衔开发。

在创新中心二楼的“挤压重组米”实验室,陈列着“专用大米”及其小试生产设备。“大米”晶莹剔透,与天然大米外形几乎无异。该大米食用后能缓慢释放葡萄糖,使血糖平稳。其核心技术是对碎米消化性调控,将碎米磨粉后再复配其他配料,利用挤压技术重新造粒。目前,创新中心还与美的集团开发了针对重组米的专用电饭煲。该项目正在与泰州地方企业接洽落地事宜。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对企业和地方的帮扶并不仅止于此,早在1996年,江南大学便扛起援疆工作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响应国家援疆战略。28年的深厚积累,江南大学不仅在教育和科研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更在人才培养和产业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新疆地区食品工业的繁荣注入了创新活力。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杨严俊带领的蛋品加工研究团队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在新时代的号召下,杨严俊紧密围绕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等国家重大战略,积极响应江南大学引导师生党员投身科教援疆的号召,精准定位新疆食品工业发展,充分挖掘博乐蛋鸡产业优势资源,为人体营养补充探索一条“新赛道”。

2022年伊始,一项产学研合作模式在博乐市边合区开花结果。作为国家蛋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委员和食品学院蛋品研究团队领头人,杨严俊将其在蛋品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和专业智慧,注入与新疆西帕健康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帕食品”)的深度合作中。从清洗消毒到壳蛋分离,由巴氏杀菌到喷粉灌装,再到最终活性成分提取应用,近百道生产工序均通过西帕食品的生产线实现产业化,生产出的蛋液、蛋粉、溶菌酶等产品广泛服务于烘焙、冻品、调味品、乳品以及营养健康等多个领域。

搭平台 科技工作任重道远

江南大学不仅与兴化经济开发区共建了创新中心,在博乐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江南大学食品学院也与西帕食品共同建立了“丝路食品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杨严俊领衔项目首席科学家,以蛋品营养元素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开发为起点,进一步挖掘新疆优势动植物蛋白资源,并对相关蛋白多肽进行工艺研究与功能评价。这些前沿研究不仅能提升新疆乃至西北地区食品科技研发水平,更为构建医药大健康生态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蛋品加工研究团队与西帕食品的深度合作不仅推动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为博乐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更重要的是发挥了科技产业化的关键助力,践行了科技援疆的伟大使命。在校企合作的不断契合下,一期产线建成投产的同时,也开始了二期复配粉生产线和宠物营养健康产品的开发规划。

研究院以“十四五”科研项目为战略基点,结合博乐市传统禽蛋产业优势,积极布局“热稳定性卵清蛋白的工艺研发及产业化”“蛋清发酵物的研发及产业化”等研发新方向,引进、培养高科技人才,深入生物提取、营养健康及特医、特膳等功能性食品领域研究,开辟校企地合作“三向奔赴”,产学研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蛋品加工研究团队以高校科研成果赋能企业攻克“卡脖子”技术难点,利用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双轮驱动”,这种深度的产学研合作,不仅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也为博乐市乃至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促进了地方特色产业的科技化升级,展现了科技在推动农业产业化和食品工业现代化中的显著作用。

而创新中心则聚焦健康中国战略需求,以推动兴化市健康食品产业精深化、终端化、品牌化转型为目标,定位“四大方向”,即以精准营养与慢病调控为基础的特医食品方向、以植物基为基础的全谷物利用饮品方向、以中式餐饮工业化为基础的中餐炒菜机器人方向、以预制菜工业原料为基础的甘油二酯油与氨基酸方向,打造“技术孵化平台、商业创新平台、渠道与资本加速平台”三大平台,为入驻企业(项目)提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科技咨询、商业战略咨询、融资规划、生态资源加速等创新创业服务。

在谈及创新中心优势时,焦爱权表示:“创新中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在江南大学以及全国科研网络内筛选优质食品科研项目,同时平台自身具备成熟的商业运营团队,补足了科研在产业化过程中所需要的商业孵化能力,通过商业模式设计、资本加速、资源渠道赋能等来打通科研孵化与产业运营链条。此外,我们通过数智化项目管理周期系统,对项目进行全流程生命周期管理,从科技研发到孵化项目成型,再到落地兴化,进行完整监测管理。”

“这四个方向,每个方向的市场都超过了万亿级别。开发区将抓住机会,并通过加强与泰州天使基金的合作,加强孵化与培育这几个方向的产品与市场应用解决方案,为全区打造健康食品产业名城做出应有贡献。”兴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朱义龙说。

本文来源:中国食品报http://www.cnfood.cn/electronic?qdate=2024-05-22&index=0#

原文链接:http://www.cnfood.cn/article?id=1792891140779089921


阅读() (编辑:于乐)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