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江南学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人物>>江南学子

朱文青:自助者天助,自强者恒强

发布日期:2024-05-14 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江宣

朱文青,男,汉族,2002年08月生,中共预备党员,物联网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2020级本科生,现任物联网2004班班长。曾获得本科生国家奖学金;获江苏省“三好学生”、江南大学“三好学生”等称号;获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一等奖、二等奖等各级竞赛奖项四项。带领智能车俱乐部斩获无锡市十佳科技社团,还带领班级以现场展示第一名的成绩荣获江南大学先进班集体标兵和“陈尧祥”集体奖学金等各项荣誉。

伊始启航,精神引领前行路

朱文青出生于福建的一个小乡村,在他小时候,父母就外出打工,留下他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虽然缺少父母的陪伴,他似乎并未受到太大影响。文化水平不高的爷爷告诉他一个道理——“今天的吃苦,是为了未来的幸福”,因此,他从小都特别懂事,始终把学习当作自己的第一要务。在部分同学选择放弃学业后,他却始终坚信学习才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方式,因此,他以优异成绩,上了城里的初中。

小小的身体,背着大大的行囊,朱文青孤身一人去城里求学。狭小的出租屋内,无人的楼梯间里,这位少年也曾感到害怕和孤独。学习上因基础不牢而被别人甩下一大截,也让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但他从未抱怨过环境的严苛,那时他就已经意识到,困难总有解决的办法。为此,他开始了早出晚归的学习生活。狠抓基础,以点带面,小小的少年,在一次次试错中,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那时的少年并不知道什么志存高远,只知道学习是自己唯一的出路,抱着万事有解的心态,他一路披荆斩棘,以优异的分数考上了城里的高中,又经过了三年的披星戴月,成为家里第一个大学生,来到了心仪已久的江南大学。

挫败铸魂,大一铸就成长篇

来到大学的朱文青在新生破冰活动时,看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都有各自的才艺,而他只是支支吾吾地做了个自我介绍,心里很不是滋味。而后琳琅满目的社团招新、俱乐部展示,也让他不知道该将视线聚焦到何处。就连以前最拿手的学习,也因为还没适应而跟不上队伍,高等数学的期中考更是仅仅只有61分……这些都让他备受打击。

一味地沉沦只会使人堕落,幸好,他并没有被击倒,而是始终在寻求改变。学习他人课前观看网课的方法,朱文青提高课上的效率的同时,还将许多不懂的问题都解决了。尝到甜头后,他将这个方法运用到其他学科。高等数学99,线性代数满分,绩点专业排名第4,大一期末的成绩单是这一年努力的最好证明。

竞赛逐梦,新手蜕变冠军姿

大学是强调全面发展的舞台,朱文青清晰意识到自己的短板在哪里。2021年在无锡举办的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激起了他对前沿科技的向往。为此,他加入了物联网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中的智能车俱乐部,开启了他的科创之旅。

第一年的校赛,由于准备不充分,以折戟收场。但他并没有气馁,在俱乐部开启了为期一年的学习。一次次电路板的绘制,一遍遍单片机的烧录,各种基础知识了然于胸,在第二年的校赛中,他和同样对比赛充满热爱的队友,组成“江南Z-23”车队,在校赛中一举夺魁,获得了参与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华东赛区)的资格。

省赛的备赛更显艰辛,白天他们顶着无锡近四十度的高温,在西北操场一遍遍地发车追车;晚上对电路板进行检修,对车身结构进行调整,常常为了制作一块新的电路板,熬到凌晨两三点。但就在比赛前两天,他们却出现了意外,由于算法的改动,车辆撞墙,导致电路板烧毁,车轮损坏。在省赛的赛场上,看着紧急抢修后的车辆,他们始终捏着一把汗。但好在星光不负赶路人,他们非常幸运地拿到了国赛的最后一张入场券。而到了国赛,却由于实力不敌对手,以一名之差与一等奖失之交臂。朱文青身上那股“不服输的劲”让他没有停下逐梦的脚步。出于对比赛的热爱,以及对一等奖的向往,他们再出发。面对新的组别,迎接他们的是一次次的跌倒与失败,但他们越挫越勇,对硬件方案与控制算法进行一步步的迭代与完善。最终,他们在华东赛区初放异彩,给全国的选手们带来了“江南震撼”,更是在全国总决赛的赛场上突破了曾经的自己,这一次,他们代表江南大学登上了全国最高领奖台。他们的事迹也受到学习强国、无锡日报等媒体的广泛宣传。

前行磨砺,荣誉加身展锋芒

人,从来不能停下自己前进的脚步,唯有以坚定不移的意志应对困难,才能在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朱文青成为智能车俱乐部部长后,组织开展多场技术培训与经验分享,制定详细培养计划,通过以老带新等形式培养了大批优秀队员。还依托学校与俱乐部,举办了第五届江南大学“恒为杯”智能汽车竞赛,让更多热爱科创的同学找到组织。他还作为主讲人,帮助智能车俱乐部在无锡市十佳科技社团评比取得第一名。作为班长,朱文青还带领班级以现场展示第一名的成绩荣获江南大学先进班集体标兵和“陈尧祥”集体奖学金等各项荣誉。

回想这一路走来,朱文青的成长往往都离不开同学、老师的激励与指导,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也将始终秉持“笃学尚行,止于至善”的校训,努力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江南学子。

阅读() (编辑:朱艳芳)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