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江南学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人物>>江南学子

张鑫瑶:奋楫笃行纺新篇,扬帆启航织未来

发布日期:2024-05-14 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江宣

张鑫瑶,汉族,2001年11月生,中共党员,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纺织工程专业2020级本科生,至善生。曾获国家奖学金,连续三年获江南大学一等综合奖学金;带队获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一等奖,以第一作者发表北大核心论文,同时申请一项国家专利;曾获江南大学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学业辅导员等十余项荣誉奖项。

初心为楫,破困难之境

自2020年独自离开东北家乡,远赴江南求学已有三年,在这个坎坷而漫长的旅途中,张鑫瑶也曾遭遇过困惑和挫折。初入大学,她像弓弩初上弦的箭镞,充满了憧憬和希冀。然而,生活的舞台并非总是铺满鲜花,它同样铺满了荆棘。半年的迷茫期仿佛是沉重的阴云,让她不知所措。她曾痛苦地自问:究竟想要成为怎样的大学生?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她向身边优秀的学长学姐请教,倾注大量的时间研读那一本本厚重的专业书籍,不断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勤奋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信仰,一种力量。坚持不懈地夯实理论知识的基础带来了多维的裨益,她的思维能力也逐渐在刻苦研读的过程中得到了提高。三年来,她的成绩一直稳居班级之首,如今,她也推免至华中科技大学继续深造。在一次次的失败与重新奋进的过程中,她懂得了即使没有天赋异禀,也可以坚信勤能补拙,即使是湖边粗糙的砾石,在流动的湖水中慢慢打磨,也能形成光滑圆润的形状,散发出如珍珠般剔透的光泽。

破茧成蝶,寻春光之景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科研之路往往不会一帆风顺,但坚韧的人总是能在迷雾中找准方向,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工作日的深夜,休息日的清晨,实验室里总是有她认真做实验、研读文献的身影。面对着化学染发剂带来的毒害问题与现代各年龄段染发的巨大需求,依托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支持,她提取生物质色素制备了安全无毒的温和染发剂,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核心期刊论文一篇,同时申请发明专利一项。尽一份科研人的力量,呵护着人们的健康和美丽。

世界多地遭遇严重水荒、雨季没有如期而至,淡水资源污染严重……身为纺织学子,她加入纺织团队,参与研发织物基太阳能污水净化装置,实现了零碳排的海水净化,参与发表SCI论文一篇,申请发明专利一项。为环保事业献上一份微薄贡献,也是作为青年对未来世界交付的一份承诺。最终在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协会举办的竞赛中,她代表学校斩获国家级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正因自己浸润于‘轻工高等教育明珠’的光辉下成长,也更应该将自己的一分光汇聚其中,向国际的舞台展示属于江南的明珠光泽。”她这么想,也努力将想法变成现实。

脚踏实地,弘奉献之魂

在求学的岁月里,她深谙党员身份既是一份崇高的荣誉,更是一项重大的责任。为了跻身卓越,她于202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顺利转正为中共党员。在青马工程与党支部的引导下,她学着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借至善学院义工项目的宝贵机会,她前往江苏茶研院、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滨湖区法院等地进行志愿服务,总时长达50余小时,获2021年度“尚行之星”。在校内,她担任了纺织2006班的副班长兼学习委员,至善2101班的文体委员。在班级工作中与班委协作共建班级的稳定秩序与团结班风,也充当着老师与同学之间协调的桥梁。在寒暑假,她还为班级同学组织线上授课答疑。作为学院主席团成员分管学风促进中心,她曾组织多场学术交流活动,增进各年级同学对专业前沿知识的理解。“真正的优秀是使万物生长的力量”,大学的奔梦之路已行大半,行囊越发充盈,她也学着前辈的样子,将散发光泽的珍宝放入为他人引路的灯塔,从台下到台上,由倾听者转变为分享者,学习方法、备考技巧、竞赛经验、论文检索……这些分享背后的精神也将作为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在一届届更迭的江南学子中传承下去。

“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大学三年,学院的精心栽培和老师们孜孜不倦的教导,都被她细细捡拾收入行囊,如今,她深知要发出青年的光和热,就要以奋斗定义人生价值,并在奔跑中抵达新的远方。追梦之人总是在跌跌撞撞之下寻找,无论路途遥远或是艰难,都将会以百倍的信心和万分的努力去迎接。

阅读() (编辑:朱艳芳)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

Baidu
map